金融危機的臺風已經過去,世界經濟仍舊在摸爬滾打中復蘇。盡管2009年經濟實現了“保八”的目標,但中國經濟發展并非完美無缺。雖然中國仍然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但是中國無疑受到了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的沖擊。出口下降,外商投資減少,失業率上升。這次危機給予中國經濟乃至表面處理業許多新的啟示和教訓,表面處理業在后危機時代需要在反思中尋求新的崛起,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實踐告訴我們,越是在發展遇到嚴峻挑戰,越是要把保增長和調整結構有機結合起來,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俗話說,危機,就是危中有機,隨著2010年的到來,一系列等利好政策在各行各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2010年我國表面處理行業應該如何應對?迎戰后危機時代,迎戰后危機時代的挑戰和機遇——2010年,無疑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對策一: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產業結構
表面處理企業要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以市場為導向,包括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包括現有市場和潛在市場;以創新作為手段,產學研結合,然后加速升級換代,加速表面處理行業的管理水平以及技術水平的上升。當前全球正處于傳統產業與節能和新能源產業“賽跑”之時,中國表面處理業未來將在節能減排與高技術方面下功夫,塑造“綠色經濟”理念,以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對策二:找準定位,加速企業優勝劣汰
加速企業優勝劣汰的步伐。企業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然后組織優化、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性價比。
對策三:推行細化服務,加速新產品開發
廣大表面處理企業應該推行細化服務,以市場運作的機制為切入點,加速新產品的開發、開展清潔生產;要進一步明確重點發展的具體產業門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各類資金投入,聚集人才和技術資源,實現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精確制導”,以形成后危機時代表面處理業的經濟新增長點。同時要積極利用高科技手段,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對策四:招才引資,加大人才引進
目前,表面處理業的高端人才多在國外以及一些外企,他們掌握了行業最先進的技術和具備卓越的管理才能。國內表面處理業要大力發展,必須“招才引資”,引進有遠見的企業家,包括國外人才,另外也可以兼并國外的企業,然后在國外設立研發點,到國內做二次開發產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