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電鍍技術廣泛應用于機器制造、輕工、電子等行業。電鍍廢水的成分非常復雜,除含氰(CN-)廢水和酸堿廢水外,重金屬廢水是電鍍業潛在危害性極大的廢水類別。由于高污染、高能耗,對電鍍企業提倡清潔生產勢在必行??傮w來講,各國都在開展清潔生產,方法雖然有所不同,目標卻是一致的。
對于現在國內對所有電鍍企業進行在線監測是否有可行性的問題,對此,慧聰網記者專程采訪了中國表面工程協會清潔生產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家清潔生產中心清潔生產培訓教師樊景星先生,在國內實施對電鍍企業的在線監測是否具有可行性,樊景星先生坦承:在線監測問題,分兩部分講,從合理的要求講,應該是在線測,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偷排、漏排,這樣就對企業真正做到24小時監控,這個是一個最理想的辦法,但是實行起來有一定困難。一方面主要是物資方面的困難,目前我們國家自己國產的在線檢測設備準確度差一些,進口的價格太高,企業如果自己裝的話有一定困難,當然規模比較大的園區裝的話應該是可以負擔;另外一方面,所謂在線監測的內容,范圍有多大,這個是一個問題。從目前講我們國家像深圳,剛才講重慶一帶已經對電鍍行業進行了在線檢測,他們項目像COD等等、PH值等等。其他重金屬,銅等方面這方面檢測沒有做,所以說在線監測是看檢測多少項目,當然在線監測三項的話也是有很大的進步。下一步就是說環保部門也正在研究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在線監測,我覺得作為電鍍行業應該做好準備工作,配合環保部門實實在在做好自身的環保工作。
對于當前企業在清潔生產過程中有哪些困難,樊景星先生總結道:首先是資金困難,因為從已經開展清潔生產的企業講,一般都要進行投資,因為你通過清潔生產審核要節能,節水,要減少污染物產生量,可能除了在工藝上改變以外,設備也要或多或少做一些改變,增加一些設備,這方面投資是不可能減少的,所以這需要資金。在需要資金的情況下,我們發現企業一般有兩種態度,一部分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在資金方面都是主動的、積極的尋找資金,然后進行一些技術改造,落實一些費用和方案,在一年以后進行驗收的時候,產生的成果都是比較明顯;但是也有一部分企業就是想等國家補貼。從目前講,因為電鍍行業屬于配套行業,資金支持很難大量的落實在電鍍行業,所以這方面有一些企業目前為止還是在等待,這樣恐怕要貽誤時機。
采用清潔生產工藝,企業必須有一定的前期投入,企業要對幾十年的老工藝進行根本性改造,甚至原來的生產裝置要用新技術新裝備替代,而企業還必須為此承擔一定的技術風險,這是需要膽識和判斷力的。追求利潤畢竟是企業的首要目標,即使是長遠看對企業有利,但讓企業作那么大的前期投入又要承擔一定的技術風險,很多企業寧可不作這樣的付出。
其次主要是對清潔生產的認識不足⑴領導認識不足:比如說有的企業領導采取等著,看看周圍鄰居們怎么做的,想等以后看完了再做清潔生產;⑵中層干部認識不足:有的中層干部認識不足,認為清潔生產是環保部門的事,這樣其他部門配合力度不夠。⑶職工認識不足:節水,節能往往來講對于職工講要增加一定的勞動量。這方面職工認識不足造成在配合清潔生產審核方面有一些畏難情緒,比如說有一些清潔生產方案制定以后,白天是按清潔生產方案走,夜間可能對一些方案采取短路的辦法就不執行了。
另外還有協調困難,企業的生產部門,計劃部門,財務部門等各職能部門彼此配合不力,把清潔生產看作是環保部門的事。成果持續性差;無低費方案主要是管理方面的方案,有些單位未能堅持。還有一個就是通過清潔生產審核以后,的的確確產生比較好的方案,但是因為是牽扯到管理方面的,管理方面有一些改進方案,還是由于我們干部的認識不足,往往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在清潔生產審核期間,這些方面執行不錯也有效果,但是堅持不夠,持續性差。在清潔生產審核驗收以后,由于這些部門之間的協調困難,所以往往就作為一個政治任務完成以后就恢復原狀了,這個是目前一些問題。作為整個從社會上講有的地區,產生這樣一些問題,就是有的地區因為電鍍行業清潔生產審核要求有中介咨詢機構參與咨詢服務,作為中介費用有的地區收比較高,企業反映有一定困難,這個是少數地區的問題。
現在全世界已經有50多個國家全面開展清潔生產,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歐盟各國(以法國、荷蘭、丹麥、瑞典、瑞士、英國、奧地利等國為主)在內的發達國家以及中國、巴西、捷克、南非等34個發展中國家。
中國政府是積極響應和推廣清潔生產的國家之一,也是聯合國環境署清潔生產生產宣言簽署國之一,在2004年北京召開的清潔電鍍生產會議上,全國有25個城市電鍍協會和表面協會和聯合國環境署簽訂了清潔生產宣言。相信通過所有人的努力,電鍍企業最終能走上一條循環經濟的道路。